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创新高校工程审计机制
发布人:沈磊  发布时间:2019-04-12   浏览次数:204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基本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随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工程管理水平相对薄弱的高校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高校内部工程审计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审计机制,开创内部审计发展新局面值得探讨。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工程审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度不够、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独立性不强、工程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程审计制度不健全、工程审计工作滞后、内部审计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责任划分不清等。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对策。

以审计工作规划为龙头,搭建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在原有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相对薄弱的前提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工程管理部门领导和员工的沟通上,充分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相关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内部审计制度内容。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从“丰富审计内容,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内部控制,严密防范风险”“严肃财经纪律,坚持依法财务管理”“狠抓问题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审计质量”五个方面、36条细化措施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在审计工作规划指引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近年来审计工作经验,分别从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和内部工作规程四个纵向层面和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建设工程审计三个横向层面搭建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以审计工作规定为核心,全方位保障审计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是内部审计制度的总纲,其中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由校长直接领导,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作为校长的主要职责之一,年度审计计划、审计立项、审计报告均由校长签发后实施或生效;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设置,学校应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所必需的专职人员编制;保障必要的业务经费和工作条件,切实解决审计人员在专业职务评聘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以审计办法为纽带,细化不同业务类型的审计方式。制定工程审计办法,明确审计范围,实现建设工程审计全覆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自行审计和委托审计相结合;强调工作时限要求,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提供审计业务经费支持,设置有效分担机制,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以审计实施细则为基础,为学校建设资金使用把好最后一关。逐步规范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送审行为,使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从以往的形式审查转变为实质性审核,通过制定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再次强调竣工结算未经审计或备案,学校各级财务部门不得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一是结算审计有所侧重,实行备案抽查机制。二是加强与财务部门沟通,以财务付款把关确保审计制度执行,形成“双保险”。

以审计工作规程为指南,从源头规范送审行为和送审资料。制定竣工结算审计送审资料基本要求和交接工作规程等规定,明确要求制定审计承诺书,保证结算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避免反复和扯皮现象;对工程竣工结算送审资料清单逐项说明要求,保证可操作性;划清工作职责,相互合作,相互监督。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审计室)


作者:宋毅

编辑:杜蓓 朱松林

中国审计报    2019-04-12